28365-365体育备用
28365-365体育备用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8-06-15 09:29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2018年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8365-365体育备用办公室              

2018年5月28日                

 

 

 

2018年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

 

2018年,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围绕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持续减少审批事项,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府数据资源共享,推进“一网通办”和“全程不见面审批”,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政务服务更智慧、群众办事更便捷、创新创业更顺畅。

一、建成三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1.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拓展县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深度,做到县、乡镇、村(社区)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全面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做好与市平台的深度对接,按照市统一门户要求,持续优化县级政务服务门户,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2018年6月底前网上可办事项达到90%,年内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信息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建立网上审批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事项“零跑腿”。

2.做好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应用扩展。规范目录清单、实施清单、“3+2”清单管理,实现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与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关联,将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统一管理。巩固提升事项清单标准化建设,实现不同层级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完全统一,同一层级的相同事项在不同地区办事指南相对统一。完善县级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功能,提升在线受理、办理、反馈以及并联审批、协同办理、物流快递、在线支付等应用,并向基层延伸,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协同办理。加快全县自建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接,办件全流程信息实时交换。

3.电子证照纳入市管理系统。完成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电子证照目录梳理,汇总形成全县电子证照目录。推进各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联通,逐步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推进全县各部门存量证照信息电子制证和入库,实现与其他县(市区)证照调用、验证。

4.升级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持续推进全县自建业务系统与全市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持续推行统一公共支付应用,扩大缴费范围,力争实现各类费用缴纳全覆盖,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缴费。加快推进县级及以下物流快递的应用,实现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快递双向送达服务。

5.优化安徽政务服务网颍上分厅门户功能。提升网上服务供给能力,科学合理设置服务分类,完善搜索、咨询、预约、查询、申报、支付、评价等功能,充实咨询问答知识库,推进全天候智能客服服务,确保群众能够“找得到、问得清、办得好”。进一步畅通群众办事诉求渠道,逐步整合全县政民互动资源,推进政务服务诉求分析智能化,强化网上办事辅导,减少群众跑腿。

6.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实体大厅的基础和兜底作用,实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实体大厅办事服务信息同源管理,确保相关信息准确一致,实体大厅工作人员负责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做到无缝衔接、合一通办,线上线下功能互补,为群众办事提供多种选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授权到位,深化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行审监分离改革,建立以综合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新机制,实行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加快智能化升级,扩展大厅智能引导、自助咨询、整体叫号、无声叫号、自助申报、自助领证等功能。对进驻事项梳理论证,推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分批公布“一次办结”事项清单,逐步推出“全程不见面”事项清单。2018年6月底前,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最多跑一次”;2018年底前,全面实现群众和企业在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加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在村庄建立网上政务服务站点,推行代办服务,健全自助服务功能,打通网上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提升网上服务供给水平

7.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和县乡村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公布工作,压茬梳理编制相应事项的实施清单。办事指南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同源发布,做到同一层级相同事项办事指南标准相对统一。

8.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谁编制、谁维护、谁负责”原则,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订、废止和部门职能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完善政府权责清单、两个新型服务清单、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加大对乡、村指导力度,同步推进县乡清单的动态调整,确保清单依法合规、及时有效。

9.准确公开办事服务信息。围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准确清晰全面的办事指引,进一步完善细化办事指南,详细列明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联系方式等,明确需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要求,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除办事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

10.不断拓展网上可办事项。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服务事项集中提供,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做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逐步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逐步汇聚群众关注的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的热门服务、便民服务,整合到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办理。

三、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

11.再造网上办理流程。深化网上办理深度,重点推动业务量大、群众办事频密、来回跑次数多服务事项的流程再造,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进一步压缩办理期限,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事、办好事。

12.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有效证照予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推行电子证照、电子文件归档应用,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

13.提供集成服务。以群众办“一件事”为标准,梳理关联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和逻辑,推行基于场景式的办事专题服务。按照市标准,建设全县网上“中介超市”,梳理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等,明确进驻规则、服务指南、选取规则及咨询投诉渠道和方式。

14.推进联合办理。围绕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机制,基于已建成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推行并联审批、多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等,实现“综合受理、统一出件”。

15.探索“智慧+政务服务”。借助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实时沟通、平等交互、流程可视的全程互动式政务服务。利用生物特征认证、图像识别等技术,提高实名认证、网上申报等便捷性,提升审批服务效率。积极探索“智慧审批”,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细化量化审批条件,再造网上审批流程,制定信息系统自动评判的审批标准,由电脑审批代替人工审批,实行审批自动受理、智能审查、自动出具结果,提供“秒办”“秒批”服务。

四、推进数据共享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决策水平

16.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继续清理“僵尸”系统,按照“先整合、后接入”方式,将各地各部门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对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全县重点单位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挂接,着力打通县级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有序推进县级以上系统对接,打破“数据壁垒”、攻克“信息孤岛”。

17.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编制完成县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汇总形成全县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不断完善县级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加快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数据标准,加快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文书应用等制度设计。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投资项目、社会信用等业务信息共享应用,逐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18. 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应用。组织对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产生、交换、沉淀的基础数据、办事过程数据、服务行为数据等开展融合分析研究、深度挖掘利用,结合明察暗访、服务评价、第三方评估、媒体监督等方式,及时了解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探索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五、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19. 夯实基础保障设施。保障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云资源需求,加强数据恢复保护和容灾备份服务。升级改造县级政务外网城域网和县到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完成县以下乡镇、社区(村、居)政务外网接入。

20.推进配套制度建设。继续统筹全县信息化项目,做好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验收等工作,形成源头管控机制,避免重复建设。贯彻落实《安徽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办法》《安徽政务服务网运行管理办法》,完善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配套办法,保障网上政务服务有序开展。制订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保密审查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形成制度性成果,提升制度化水平。

21. 强化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对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网上支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等重要系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国家保密和密码管理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有关要求,规划设计总体安全方案。

六、强化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确保任务要求落细落实

22. 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抓总、县政府信息办主管建设、县编办负责清单编制、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的工作机制,细化目标、责任和时限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落实机制,形成完整闭合的责任链条。县政府办公室承担牵头抓总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县政务服务中心强化政务服务网的推广应用和运行监管,组织开展电子监察和绩效考核。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实行一天一调度、一周一会商、一月一通报,确保工作不松劲。加大财政支持,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23. 加强督查考核。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列入重点督查事项,组织开展集中督查,加大对薄弱乡镇、县直部门工作督促指导力度,推动全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切实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和监督问责,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探索实践,运用“一张网”建设及应用推动部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等,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效能,对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复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24.加强队伍建设。理顺平台运行监管职能,强化平台运行技术保障。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互联网思维。针对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分级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25. 加强宣传推广。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颍上分厅、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等渠道,建立企业和群众咨询、感知、投诉、评价的收集机制,健全统一归集、分办交办、及时改进、评价反馈的用户需求办理机制,发挥媒体监督、专家评议、第三方评估等作用,汇聚众智改进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营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良好氛围。

 

附件:2018年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工作任务及时限要求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一、

建成三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

(一)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

拓展县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深度

2018年6月25日前,县级平台做到县、乡镇、社区(村)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2

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

2018年6月25日前,网上可办事项达到90%

综合协调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3

2018年12月31日前,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综合协调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4

(二)做好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应用扩展

建立网上审批负面清单制度

2018年12月31日前,建立网上审批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事项办事“零跑腿”。

综合协调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5

维护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

2018年6月25日前,规范目录清单、实施清单、“3+2”清单管理,实现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与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关联,统一管理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同层级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完全统一,同一层级的相同事项在不同地区办事指南相对统一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县编办、县政务服务中心

6

加快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和办件信息交换

2018年5月30日前,完成国土资源局(包括不动产登记中心)自建业务系统与县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办件全流程信息实时交换

平台建设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7

(三)强化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建设

梳理收集电子证照纳入市管理系统

2018年5月30日前,全县电子证照纳入市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8

对接电子证照管理系统

2018年6月25日前,各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联通

平台建设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县政府信息办

9

存量证照入库

2018年12月31日前,持续推进各地各部门存量证照信息电子制证和入库

平台建设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县政府信息办

10

推进与市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

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县自建业务系统与全市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

平台建设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县政府信息办

11

全面推行全县快递送达服务

2018年6月30日前,实现县级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快递双向送达服务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

12

推行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

2018年5月31日前,实现学费缴纳网上支付

2018年6月30日前,扩大缴费范围,力争实现各类费用全覆盖,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缴费

平台建设组

县教育局、县政府信息办

13

(四)优化安徽政务服务网颍上门户功能

整合政民互动途径

2018年12月31日前,逐步整合各地各部门政民互动途径

平台建设组

各乡镇、县有关单位

14

(五)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实体大厅的基础和兜底作用

实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实体大厅办事服务信息同源管理,实体大厅工作人员负责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做到无缝衔接、合一通办,线上线下功能互补,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15

加快网络改造

2018年6月底前,入驻政务中心的单位取消部门专网,全部使用政务外网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16

 

 

 

 

 

 

一、

建成三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

(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快实体大厅智能化升级改造

2018年底前,扩展大厅智能引导、自助咨询、整体叫号、无声叫号、自助申报、自助领证功能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17

推进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授权到位,深化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行审监分离改革,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新机制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县直各单位

18

推行“最多跑一次”

2018年6月底前,县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最多跑一次”;2018年底前,全面实现群众和企业在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19

窗口办事“全程不见面”

2018年5月30日前,公布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018年10月31日前,分批次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018年12月31日前,逐步公布“全程不见面”事项清单。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20

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

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21

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村庄建立网上政务服务站点,推行代办服务,健全自助服务功能

2018年7月31日前,每个村级网上服务站点上线应用20个政务服务事项

2018年11月31日前,完成全部村级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运行工作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22

二、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

(一)完成

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建设

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

2018年3月10日前,梳理完成县、乡公共服务事项和村级为民服务事项,报送至市业务梳理组

业务梳理组

县编办

23

2018年3月18日前,梳理县、乡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报送至市业务梳理组

业务梳理组

县编办

24

认领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

2018年7月15日前,认领公布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

业务梳理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编办、县政府法制办、各级有关部门

25

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

2018年7月20日前,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同源发布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

业务梳理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编办、县政府法制办、各级有关部门

26

(二)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动态完善市级“3+2”清单,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

2018年7月30日前,按照“谁编制、谁维护”原则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业务梳理组

各级有关部门、县编办、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

27

持续动态完善县级政府权责清单、两个新型服务清单,以及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

业务梳理组

各级有关部门、县编办、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

28

持续加大对乡、村指导力度,同步推进县乡清单的动态调整

业务梳理组

各级有关部门、县编办、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

29

(三)准确公开办事服务信息

完善细化办事指南

持续动态完善办事指南内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准确清晰全面的办事指引。除办事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

业务梳理组

各级有关部门、县编办、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

30

二、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

(四)不断拓展网上可办事项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2018年12月31日前,县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做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逐步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31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

2018年12月31日前,推进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等热门服务汇聚到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办理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32

三、简化优化服务

流程

(一)再造网上办理流程

再造网上办理流程

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全县工商注册登记、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的流程再造,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县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的流程再造

业务梳理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编办、县直各单位、各乡镇

33

规范网上办事材料管理

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各乡镇

34

压缩办理期限

持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事、办好事

业务梳理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编办、县直各单位、各乡镇

35

提供多样化、创新性便民服务

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公司等,持续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36

(二)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梳理清理各类证明

持续完成群众和企业办事各类证明清理,精简办事材料

综合协调组

县编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直各单位,各乡镇

37

四、推进数据共享

应用

(一)提供集成服务

推行基于场景式的办事专题服务

2018年9月30日前,以群众办“一件事”为标准,梳理关联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和逻辑,推行专题服务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直各单位,各乡镇

38

建设网上“中介超市”

2018年11月30日前,建设全县网上“中介超市”,梳理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等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39

(二)推进联合办理

推进联合办理

2018年6月30日前,设立综合窗口,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机制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

40

2018年12月31日前,实行企业设立、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等联合办理,实现“综合受理、统一出件”

综合协调组

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国土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乡规划局、县住建局、财政局、公积金管理中心、房产局、国税局、地税局

41

(三)探索“智慧+政务服务”

提供全程互动式政务服务

2018年6月30日前,借助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实时沟通、平等交互、流程可视的全程互动式政务服务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42

探索“智慧审批”

2018年12月31日前,探索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细化量化审批条件,再造网上审批流程,制定信息系统自动评判的审批标准,开展“秒办”“秒批”服务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43

(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

清理“僵尸”信息系统

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僵尸”信息系统清理工作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44

整合分散的、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

2018年6月30日前,各地各部门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系统”,接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45

2018年7月30日前,完成全县重点单位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挂接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各级有关单位

46

四、推进数据共享

应用

(一)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

开展政务信息资源调查,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2018年4月10日前,县政府信息办梳理完成本地电子证照目录并上报至市政府电子政务办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信息办

47

2018年4月30日前,完成颍上县政务信息资源调查,编制完成本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并上报至市政府电子政务办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信息办

48

共享政务信息资源数据

2018年5月30日前,各级各部门收集相关本地证照数据,汇总后交换至市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信息办

49

2018年12月30日前,各级各部门收集本地其他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汇总后交换至市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信息办

50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

2018年6月30日前,解决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文书等制度设计问题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51

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2018年6月30日前,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对接联通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52

2018年6月30日前,扩展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县国土资源局

53

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2018年12月31日前,推进平台业务信息共享应用,并逐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优化便捷共享查询方式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54

(二)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应用

加强数据资源应用

开展政务服务数据融合分析研究、深度挖掘利用,及时了解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探索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55

开放数据资源

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栏目,向社会有序开放数据资源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56

五、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

体系

(一)夯实基础保障设施

保障硬件需求

保障云资源需求,加强数据恢复保护和容灾备份服务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57

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

2018年7月30日前,升级改造县级政务外网城域网和县到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完成县以下乡镇、社区(村、居)政务外网接入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各乡镇

58

(二)推进配套制度建设

提升制度化水平

2018年8月30日前,完善统一认证、电子文件、电子签章等配套办法,制订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保密审查制度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

59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国家保密和密码管理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平台建设组

县政府信息办

60

六、坚持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领导体制

继续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要亲自召开调度会议,加强工作协调调度

县政府

办公室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61

强化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

强化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抓总、县政府电子政务办主管建设、县编办负责清单编制、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的工作机制。县政府办公室承担牵头抓总责任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编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政府信息办,各乡镇

62

建立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落实机制,形成完整闭合的责任链条。加强工作协调调度,确保工作不松劲

综合协调组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63

加强经费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提供经费保障

综合协调组

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64

六、坚持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二)加强督查考核

加强督查

列入重点督查事项,组织开展集中督查,加大对薄弱地区、部门工作督促指导力度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纪委监察委、县政府督查室

65

严格考核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编办

66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和监督问责

推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

综合协调组

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政府

67

宣传推广复制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做法,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综合协调组

县政府办公室、各乡镇政府

68

(三)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平台运行监管职能,强化平台运行支撑保障

县政府

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

69

加强业务培训

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分级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县政府

办公室

各乡镇政府、县政务服务中心

70

(四)加强宣传推广

建立问题收集和办理机制

2018年6月30日前,建立企业和群众咨询、感知、投诉、评价收集机制,健全统一归集、分办交办、及时改进、评价反馈用户需求办理机制

综合协调组

各乡镇政府、县直各单位

71

加大宣传推介

加强“一张网”建设及应用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

县政府

办公室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