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器、石器等文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
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属楚国。秦为“慎县”,属泗水郡。汉高祖初,“慎”属楚王韩信封邑,信被诛,置汝南郡。武帝置13州刺史部,“慎”属豫州部汝南郡。新莽改“慎县”为“慎治”,汝南为汝汾。东汉复为“慎县”,属汝阴郡。三国时,魏景初二年(238年)划属汝阴郡。晋怀帝时,中原大乱,晋豫州淮北地区被北方石赵夺去,“慎县”属扬州管辖。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收复,仍属豫州汝阴郡。南北朝属宋地,把山西雁门旧县侨置慎地,名为“楼烦令”(按《宋书》郡县均带官名),属豫州刺史、西汝阴太守。将“慎县”置于南汝阴郡合肥以东,后因避讳的原因改成梁县(今肥东县梁园镇)。齐仍为楼烦,属汝阴郡。永元二年(500年),没于元魏,属扬州。梁武帝六年(507年),设置下蔡、楼烦、宋3县。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豫州。宋县(今南照集以北和阜南县东部),属汝阴、戈阳2郡。东魏以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扬州。北齐以下蔡、楼烦属扬州汝阴郡。陈楼烦县没于北周,属同北齐。
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当时并有原下蔡(今凤台西南一带)、楼烦(慎地)2县的辖地,属豫州汝阴郡。唐朝,属河南西道,颍州汝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颍州。赵宋初年,属京西北路,顺昌汝阴郡。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即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金军占领顺昌,将顺昌改为颍州,辖颍上。金元光二年(1223年),改属寿州府寿州。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颍上县,仍属颍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汝宁府颍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颍州。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属中立府颍州。洪武7年(1374年)八月,属凤阳府颍州。清代顺治初, 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颍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颍州府,颍上均属其辖。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3年分道,属淮泗道。24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35年(1946年)属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颍河以北的谢桥、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民主政府。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豫皖苏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民主政府。1949年1月6日,颍上解放,原边归界,成立颍上县民主政府。1949年3月,成立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民主政府,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10月,颍上县民主政府改称颍上县政府,1950年8月,改称28365-365体育备用。1952年4月12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
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颍上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5月15日,复名28365-365体育备用。